近几年来,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投诉量也呈逐年上升态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中心采信平台的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车内异味累计投诉量高达27728宗,这一数字在5年前仅为4607。在这些投诉中,自主、合资和进口品牌均有涉及,全面涵盖了自主、美系、日系、德系等产品。可以说,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已经成为行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如果说消费者的感受或许会存在偏差,那么近日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中消会”)发布的2021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成果,则用具体数据证实了当前车内空气质量存在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对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车型进行深入的气味调研分析、气味物质解析和气味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根据气味物质解析结果,在常温条件下,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5个的车型占比32%;高温条件下,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14个的车型占比达36%。在气味客观强度方面,常温检测下,有64%的车型气味客观强度超过均值3.4级;在高温检测下,有48%的车型气味客观强度超过均值3.8级。在两种检测条件下,出现频率较高的气味类型是皮革味、发泡味、溶剂味和刺激味,个别车型甚至出现了油漆味等消费者极为反感的气味类型。在减少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降低气味客观强度、改善气味类型等方面,部分车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这组调查结果似乎与平时车企的宣传大相径庭。近几年来,越来越多汽车企业将“无异味”作为产品宣传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车企还推出了号称能够有效抑制或杀灭车内病毒的汽车产品。看起来车企为了提升车内空气质量、营造清新的车内环境做了不少工作,那为何还屡屡出现消费者投诉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呢?
原因自然是多样化的,但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我国目前没有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强制性标准,仅有2012年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这一建议性标准,以及今年4月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中国汽研作为主要参编单位申报的《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测量及气味评价方法》团体标准。虽然2016年1月,我国曾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当时指出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销售车辆必须满足标准要求;此前已定型车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强制标准要求。然而一晃5年多过去了,至今强制性标准仍杳无音讯。
强制性国标的缺失造成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法规约束,部分车企不太重视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导致车内空气质量有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另一方面,缺少强制性国标让不少车企无从下手,由于车内气味较为复杂,仅气味物质就多达上百种,不同气味物质对不同车型的气味贡献率差异也较大,导致车企在气味管控方面存在不少技术难题,包括如何建立全面的气味物质数据库和开展气味溯源实验等,事实上,季节因素、供货周期、仓储条件等问题均会影响车内空气质量。
在这方面,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制定严格的标准并有效落实。例如,德国制定了《德国汽车车内环境标准》,日本参照的是《小轿车车内空气污染治理指南》,韩国执行的是《新规制作汽车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美国环保署(EPA)则要求汽车制造企业所使用的材料必须预先申报,经过环保部门审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后才能使用,违者将承担巨额罚款,还要召回产品清理污染,主要负责人甚至会被判刑。相较之下,我国车内空气质量处于有标准、无执行、无监管的状态。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也不断升级,未来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了督促国内车企更加重视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国标不应缺位。
文:施芸芸 编辑:李卿 版式:赵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