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表哥。
中国有过这样的一位女导演,她的导演履历中,有过六座金像奖、三座金马奖和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大奖的赫战绩。
在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成为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导演,她叫许鞍华。
在香港,许鞍华被认为是唯一一位可以与著名男导演相抗衡的女性。
当然,争议随之而来,许鞍华执导,改编自张爱玲中篇小说的《第一炉香》入围了本届电影节。
这部电影,从选角到预告片,都没能逃过网络上的口诛笔伐。
电影《第一炉香》的男主和女主
自《倾城之恋》、《半生缘》后第三次“牵手”张爱玲,开拍前许鞍华就笑着说“甘冒被骂的风险”。
从网友到媒体,没人看好她,哪怕她曾拍出像《女人四十》这样佳作。
她温和坦然地接受质疑,毕竟从电影到人生,她一直如此“特立独行”。
“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 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漂泊
许鞍华,此“鞍”非彼“安”。
一字之差,就成为她前半生的宿命。
1947年5月23日,她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名字里嵌的,是出生的纪念。
许鞍华与母亲
两个月大的时候,被抱在襁褓中的她随父母南下澳门,随后定居香港。
东北鞍山,从此成为了一个遥望的地理符号。
念完中学和大学后,已经取得香港大学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硕士的许鞍华,在25岁,奔赴英国伦敦攻读电影学位。
许鞍华(中)
大陆-中国澳门-中国香港-英国,两国四地辗转成长,迁徙多次的人,哪儿都是羁旅,停不下脚步。
30年前,改编自许鞍华的真实身世《客途秋恨》上映,被认为是许鞍华最感人、最令人难忘的电影之一。
电影《客途秋恨》海报
张曼玉在里面饰演女儿晓恩,可是许鞍华却笑说自己没那么漂亮:“张曼玉演我,人人都说不像啦!”
来源:电影《客途秋恨》
在英国求学的日子,也在这部电影中窥探到一二。
回归前的香港,被英国殖民了156年,晓恩也早拿到了英国国籍,但她依旧被当成东方人打量和审视,没有居留权,也无法被平等对待。
香港,只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工具。香港人,在殖民末期只能遭到英国的背弃。
来源:电影《客途秋恨》
晓恩怀着这份失落感和挫败感回到香港,然后不得不面对和母亲生疏紧张的关系。
许鞍华以一种平行蒙太奇,在电影中一面呈现出童年晓恩和爷爷奶奶其乐融融的场景,一面体现母亲沉默孤寂的背影,营造出一种格格不入的对比。
来源:电影《客途秋恨》
因为电影中的母亲也是她现实中的母亲,一个嫁给中国军官的日本小姐。
母亲言语不通,又无容貌,丈夫身在外地,不受公婆待见。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里的一切对她几乎是本能的敌意。
融入的艰难与挫败,令母亲干脆放弃,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土日本。
原来漂泊,自母亲开始。
忍了那么多年回来,可是故乡物是且人非,母亲的归乡,却从心底里撕开了故乡对她的抛弃。
后来母亲真的回过一次日本,她开始不适应,“这里的东西又生又冷,还是广东菜好吃”。
时间早已悄悄将母亲变成了一个中国妇人,回香港后,母亲从此对日本绝口不提。
来源:电影《客途秋恨》
“当我看着妈妈走远的背影,我觉得我好像了解了她的心情,一度我不也是绝望地背弃过什么吗?只是那年我才15岁,而妈妈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她还有机会像我这样得到赎解吗?”
混乱的归属和无依的漂泊,是母亲也是晓恩,女儿理解了母亲,两个人走向和解与释怀。
影片末尾,晓恩成了香港电视台的一名工作人员。
许鞍华从英国回到香港,从电台导演开始做起,没想过再离开。
许鞍华
这部《客途秋恨》,是她在拿下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后的故梦回望。
43岁,她在电影里终结了她的漂泊。
寻找
《客途秋恨》之后,许鞍华的创作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
1991年,《极道追踪》和《上海假期》两部电影在票房和评论上都反响平平,让几乎片片拿奖的许鞍华顿时失去信心,也失去了接下来拍摄的方向。
更糟糕的是,她连带着将过往的拍摄方法全盘否定。
许鞍华
于是,此后的三年,她没有拍任何一部电影。
在事业的低潮,亚洲卫视请她回归入圈的老本行,制作一档电视访问节目《数风流人物》,访问对象包括黄玉郎、邓光荣、吴家丽、关锦鹏、何超琼和尔冬升等名人。
离开了熟悉依赖的电影制作班底,许鞍华一切都要由头做起,经常要跟制作助理一起工作至深夜。
这有点像刚入行的情况,让她从32岁第一部电影就拿奖的黑马导演,回归到了制作片子的乐趣、初心。
这段时间更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归,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找到了感觉,她拍出了《女人四十》。
来源:电影《女人四十》
一个四十岁的女人,一睁眼没有自己的思考,全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窘迫。
生活的一切,仿佛都与她为敌。
萧芳芳扮演的这个中年女人,人生中所有的苦难仿佛一瞬间进驻到她的家庭,她挫败、挣扎却又坚强地站起来。
你看,人生之于女人的艰难,让女人的困惑永远找不到答案。
但终归有一条出路能让自己坦然。
来源:电影《女人四十》
香港这座城市里,每条小小的街巷,都在展现着无数女人内外交困,隐忍却乐观的生活。
女人命运的转折,看似与社会格格不入,却隐藏着被生活琐碎遮掩的独特价值,这成为许鞍华在《女人四十》之后的电影主要寻找和挖掘的。
来源:电影《女人四十》
她们的笑与泪、悲与喜——“我没有一开始就想要显出人文关怀,我只是对人物的命运比较关注”。
这是许鞍华的女性主义,尊重生活,忠于自己。
于是又有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退休后小市民气十足的姨妈(斯琴高娃饰)。
来源: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天水围的日与夜》里供儿子读书的单亲母亲贵姐(鲍起静饰)。
来源: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
《桃姐》里伺候李家两代人兢兢业业的老佣人桃姐(叶德娴饰)。
来源:电影《桃姐》
在许鞍华的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女性与生活的和解与包容。
她们的生命就像一杯苦茶,细细品味才能回甘良久。
许鞍华的女主角们都拿到了影后,《女人四十》和《桃姐》成为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历史上,至今唯一两部大满贯(即获最佳电影、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的影片。
刘德华、许鞍华、叶德娴(从左至右)
许鞍华找到了这些女人,这些女人成就了许鞍华。
存在
许鞍华成为了香港独树一帜的女性导演。
而个人风格太过浓烈,也让她在香港导演“北上”大潮中显得无比低调。
广为流传的原因是,她很难找到投资。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她的影片比起其他类型大片,在票房上有着更大风险。
其实早在香港,她就遇见过同样的问题。
许鞍华
譬如,刘德华谈起自己投资并亲自担任男主角的《桃姐》,只源于许鞍华的一句话让他痛心:“我好久没有足够的钱来拍戏了。”
生活的拮据,让她不得不在拍片岁月中几度回学校教书,“酬劳高,又有房屋津贴,令生活有点保障”。
在做访问时也直言不讳自己的困窘。
“你认为一无所有是什么状态?”
答:“没钱了。”
“有过吗?”
答:“有。”
“那会儿追求什么呢?”
她抛出两个字:“有钱。”
后来找来了内地投资,她选择了有认知度和话题度的萧红作为题材,拍摄《黄金时代》。
汤唯、王千源、王志文、朱亚文、黄轩、冯绍峰……这样大的投资与卡司,水墨海报一出就吸引了无数眼球。
电影《黄金时代》海报
上帝视角的镜头、舞台化的念白、文学式的台词、黑白交替的回影,先锋实验性拍摄手法让本片票房惨淡,却是许鞍华的倔强:“只要坚守拍好电影这一原则。”
但是,“时代是不会配合你的”。
她不后悔,但却在反思:
平衡商业考量和自我艺术表达,更通俗点,如何照顾老板投资、员工福利。
她退回香港,想起了一个香港故事。
那是五六年前,她的一个学生拿着300万资金和一份120页的口述历史找到她。
那是学生奶奶的故事,如今90多岁的奶奶15岁加入东江纵队,她家杂货店成为香港新界游击队的接头点。
当时许鞍华对他说:“对不起,300万拍不了。”
然后她花了2年时间筹备这个故事,香港的民国故事。
故事题材很新颖,周迅、霍建华、彭于晏等明星几乎零片酬出演,只因为“这是许鞍华导演”。
许鞍华将这部电影定名《明月几时有》——
“我们这一代人,不学殖民地的东西不行,可是对中国的东西了解太少也觉得不可。在这样的夹缝中长大,但也在其中慢慢生长出了属于自己的认同感。”
这部后来被赋予主旋律标签的港片,充满了许鞍华对香港这座城市的深情回眸,淡看时代沉浮,且看小巷处处烟火人家。
这是一部充满诗意和文艺气息的抗战片。
很多人看过之后,说:“好看。”
是接受,是忠于自己的生活,也是许鞍华独特的存在。
今年,许鞍华七十有三,一生未婚,没有子女,和90多岁的母亲一直租住在香港北角。
她依旧是短短的童花头,圆圆的黑框眼镜,谈笑间眉眼有天真快乐的神采,看不出年逾古稀的沧桑。
惟有谈起过去的岁月,她显出洞达世事的淡定:
“好运固然高兴,但遇上坏运气,或者很潦倒,我不会很介意,就当是过程。”
她不认为自己算作成功,只是庆幸还有戏拍。
这意味着,她还能弥补遗憾,拍一部真的好戏。
她仍保持这个希望。